知道嗎?養孩子之所以「痛苦」,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開竅

趁著酒意正起,又轉身對後面的女兒說:
「你知道為什麼我現在沒錢嗎?

因為錢都花在培養你上邊了,小學的時候三萬六的出國研學,說報名就報名,你說喜歡跳舞,就給你報幾百塊的一節舞蹈課,你說想要吉他,也是二話不說給你撿貴的買,到了中考那年,老師說你基礎差,就多花錢一對一輔導,光是那一年的補課費用就花了十幾萬…」
「你說說,我現在還能有錢嗎」
女兒聽完這些話后並沒有感恩戴德,反而不耐煩地指責說「煩不煩,這些話我都聽得耳朵快起繭了」,然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看到這裡,媽媽更心酸了,眼角含著淚擺擺手說:「得,這孩子算是爛尾了,省吃儉用就培養出這樣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娃,學習也壓根就學不進去」
事實上,這就是在孩子面前給得太多的結局,不論是壓力、期待、還是滿足,給得太多就會很容易出現一連串的教育問題
那如果孩子真的「爛尾了」又該怎麼辦呢?

單親媽媽的堂姐支招說:「如果孩子實在是冥頑不靈,說什麼都沒用,那就試試斷供吧」
原來,堂姐常年在外面上班,太忙、也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彌補式教育,只要是孩子開口要求的,就會想盡辦法滿足
可給得太多了,只要有一次沒有滿足,就會忘記你之前所有的好,甚至還把你當成提款機一樣,有錢了直接取、沒錢了氣得踹一腳撒氣

7/8
知道嗎?養孩子之所以「痛苦」,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開竅

堂姐的情況就是如此,意識到女兒被「養廢」之後,她就開始了斷供模式
女兒要什麼不會立馬滿足,甚至學校飯卡沒錢了也不主動交費,直到孩子憋著沒招了找到媽媽說:「我飯卡里沒錢了,能不能幫我交下錢,我已經蹭了同學兩頓飯了」
這就是所謂的「斷供」治療法,家長養育孩子是義務,但絕不是無限滿足的提款機,我們可以滿足孩子,但這份滿足也一定是經過孩子深思熟慮后的產物
也唯有如此,孩子才懂得珍惜那麼,關於「養孩子之所以痛苦,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開竅」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