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尊重媽媽?原來是存在因果關係,看看你是屬於哪一類

經常聽到很多家長的無奈聲音:「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帶著不解、沉重、還有委屈的心情去看待此事,可事實上任何事物不過是參雜著因果關係的一道拱門而已
你能悟懂其中的關係,自然也就能輕鬆解決問題了
孩子不尊重媽媽這個問題也是一樣,弄清楚其中的因果關係才能讓事情變得更簡單
特別是以下幾個因果關係揭曉,很多媽媽們都中招了:
01
媽媽期待太高了
孩子覺得很難,就很容易產生矛盾
「為什麼孩子在你面前表現得桀驁不馴,一點也不知道尊重人?」
那是因為尊重是相互性的,我們在問責的同時也要進行自我反思,最好問問自己「有沒有尊重過孩子呢」
有位媽媽,是個完美主義思想
其實她的兩個女兒已經很優秀了,可希望女兒更好的觀念,以至於她根本就不滿足於現狀
女兒考八十分的時候還想考九十分,考九十分的時候還想考一百分,哪怕平時在學習方面已經表現得很優秀了,也總是能眼睛犀利地找出一些問題
就拿昨天晚上來說吧,元旦活動結束后,大女兒回家就積極寫作業,因為她想第二天可以有時間出去跟同學玩
可到了臨睡前洗漱、媽媽喊她洗腳的時候,就因為說了一句「我不想洗」,媽媽就責怪她「太懶,一點兒都不講究衛生」,甚至還拿「像你這麼邋遢的女孩,再也找不到第二個」的話來諷刺對比

1/8
孩子為什麼不尊重媽媽?原來是存在因果關係,看看你是屬於哪一類

也就是這樣,一來二去的情況下,孩子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暴躁起來了
當媽媽再次講話不搭理時,媽媽就開始抱怨起來,然後還故意當爸爸的面說:「真不知道你這大閨女的性格隨誰了,就跟頭牛一樣倔犟」
兩個人隨之因為這個問題產生了口角之爭后,媽媽又把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直到母女倆誰也不待見誰、誰也不願意多和誰說一句話
這其實就是缺乏同理心的情商太低
如果我們對孩子說的話,都是期待太高的批評指責,卻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理解,那孩子一旦覺得很難、看不到希望時,自然就容易因此產生矛盾和誤會
所以,尊重是相互性的,好的情緒也是一樣
希望孩子和我們好好講話、暖心暖語,那在和孩子講話的時候就要率先做好這一點
比如,盡量多問「你怎麼想」、「需要我做什麼」的反問句來表達,才能有效激發孩子的需求欲,和家長之間的關係也會因此更上一層樓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