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太拼,都是半夜睡的。
今天頭有點不舒服,睡了一個午覺,睜開眼就看見一個動人心魄的消息。
方大同去世了。
太意外了,印象中明明還非常年輕的一個人,怎麼會突然離世?
可是,這就是事實。
消息確認後,微博服務器癱瘓了17分鐘,評論區擠滿難以自信的年輕人。
有人顫抖著打下:"正在加班的我,突然感覺心臟抽痛..."

一、
那些被我們透支的生命
2010年,方大同因操勞過度。
出現氣胸(俗稱「爆肺」)的症狀,並因此數度住院治療。
在此後,方大同在與頑疾抗爭了五年。
可終究還是沒有抵抗住命運。
年僅41歲,本該是一個男人最美好的年華,事業有成,花期正在。
這讓我陷入了深思。
48歲的大S,41歲的方大同.....
還有那些年紀輕輕就倒下,不被知曉名字的人。
25歲的程序員在凌晨提交最後一行代碼倒下,30歲的女主播在鏡頭前永遠閉上眼睛。
就連方大同在倒下的最後一刻,還在錄音室裏修改編曲...
這無一不在提醒我們,死神收人從不需要預告。
那些被工作羣@到凌晨的夜,那些報復性刷手機的凌晨三點,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二、
年輕人正在陷入"自殺式養生"
最近的我,凌晨十二點幾乎都還在電腦前,幹著一些有意義,還有一些無意義的工作。
我身體的那種抗拒,很明顯。
第二天會頭痛,會腰痠。
可這就是當代年輕人現狀,邊熬夜邊買護肝片,喝奶茶要選0糖款,凌晨兩點敷著最貴的面膜熬夜。
醫學期刊《柳葉刀》最新研究顯示,長期熬夜人羣的血管年齡普遍比實際年齡大15-20歲。
你的心臟不會因為敷了前男友面膜就停止抗議,肝臟也不會因為吃了護肝軟糖就原諒你的啤酒燒烤。
一切的不安分因子,都會從身體中給你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