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主持人雷明老師說:「孩子所有的問題,幾乎都是親子關係的問題,家庭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改善好親子關係,」
是的,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問題,如果親子關係有問題,那怎麼和孩子溝通,自然就根本不願意聽你的了
這種情況從心理學上來說,通常被稱為心理距離效應,也被稱為刺蝟法則
相傳,在寒冷的冬天裡,有兩隻刺蝟靠在一起取暖
可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它們距離太近,導致靠近的剎那讓各自身上的刺,刺向了對方
後來,它們不得不調整距離,相互之間既能感受到溫度,又不會刺傷對方
實際上,人如刺蝟,需要抱團取暖,但彼此之間更需要保持讓人舒服的關係和距離,否則就很容易像刺蝟一樣,越靠近、被刺的痛苦就越深
在這方面,蘭媽領悟到一個教育好孩子的頂級思維就是:懂孩子,比愛孩子更重要
舉個例子
假如有一個外科醫生,拿著手術刀,準備手術之前,他誠懇地對病人說:
「放心吧,我一定會很仔細做好這台手術的,儘管我沒學到什麼技術,但我的心裡是充滿愛心、和堅定信念的,來吧,請相信我」
如果你是手術台上的這位病人,你會不會嚇得從手術台上跳起來逃走呢
所以說,愛是一回事,如何讓人懂得你的愛、消化你的愛、並相信你的愛,才是一段關係里的頂級思維
教育好孩子亦是如此
學會了「懂孩子」這個頂級思維,孩子在舒服的距離下,能感受到被愛與信任感之後,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慢慢敞開心扉
屆時,再去和孩子聊生活、聊學習、聊未來,親子關係就會更通透、更有志同道合的心心相印感了
那家長該如何做好這一點,「懂孩子」又需要懂什麼呢?
蘭媽特意總結了以下幾個頂級思維,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01
懂孩子的話癆
他們只是想多跟你待會
「媽媽,媽媽,我昨晚夢見我變成奧特曼,把怪獸打得落花流水,真的是太過癮了」
「媽媽,媽媽,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魔法嗎?
如果我能擁有這種超能力就好了」
「媽媽,媽媽,我過生日的時候能邀請同學到家裡玩嗎?
那你說我邀請多少個同學呢」
......
但凡你隨口回應孩子一句,那孩子的嘴巴就像是機關槍一樣,突突地停不下來
單位同事娜娜就是這樣,她家裡就有一個小話癆的女兒
就因為女兒的話癆,她開年的第一個月就已經遲到了5次,差點被老闆喊話「不能幹就捲鋪蓋走人」
後來,聊天時才發現,原因是家裡話癆女兒非要纏著媽媽講話,如果媽媽偷偷離開了,那小公舉就是怎麼都哄不好的那種記仇心理,至少有一個星期不會理人了
剛開始的時候,娜娜也經常抱怨女兒無理取鬧,是個不聽話的小孩
直到女兒奶聲奶氣地抱著她說:「我就想讓你多陪我一會兒,你的寶貝就這一點願望,就這麼一點小小的願望」
就這樣,一顆心徹底被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