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頂級的覺悟,是克制「吼孩子」的糟糕情緒,這一點很重要

一個真實的例子讓我明白,父母最頂級的覺悟:其實就是克制「吼孩子」的糟糕情緒
女孩悅悅,是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
都說好習慣是從小開始養成的,悅悅的媽媽一開始也特別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
特別是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她就坐在旁邊不停地糾正、提醒
比較典型的就是坐姿和修改錯字的提醒,一旦哪一方面做得不夠好,那催促嘮叨的聲音就會在耳邊不斷響起
等到作業寫完之後,還會讓孩子帶著問題再去思考一遍,一來可以起到檢查作業的效果,二來也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
可結果呢,悅悅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興緻勃勃,隨著學習的任務量越來越大后,整個人都顯得比較蔫巴、懶惰,回家后逃避寫作業、對媽媽的話也故意裝聾作啞地充耳不聞
媽媽批評她,她不服氣地扔書摔作業,媽媽放棄不管她,她又著急地又哭又鬧,直到母女倆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糟糕…
於是,當媽媽跑來向我訴苦時我就忍不住嘆了口氣,然後對她說:
「我們常常說孩子反骨、叛逆、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好,這些都是孩子討厭、忤逆我們的根本原因,舉個例子來說吧,如果我們的上司領導一邊給我們分配任務,另一邊又在旁邊不相信地監視著你、糾正著你,隨著不被信任和挑刺的負面情緒被佔滿,你會不會也崩潰、然後撂挑子不幹了呢?」
「所以,毀掉親子關係最快的方式也是不停地糾正、批評,然後再對著孩子吼很多難聽的話」
是呀,從來就沒有人樂意自己被否定、打壓著,成年人如此,小孩子也不例外
不想生活在痛苦、糟糕的負面環境中,那當父母的一定要儘早覺悟-教育不能靠吼
特別是以下幾種情況時,比起「吼孩子」的權力壓迫,小聲教育更容易讓孩子信服,所產生的影響周期也會更持續有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