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上進心爆棚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02
經常用暗示方法
使孩子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
學習本來就應該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也應該是在輕鬆環境中產生的積極行為
一旦孩子覺得學習太煩太麻煩,那離厭學的距離也就不遠了
記得在校門口聽過這樣一段對話
一位媽媽剛目送完女兒走進學校,就跟旁邊的另一位家長吐槽說:
「現在的孩子讀個書,我們家長真的是太難了,每天起早貪黑上班,回家后還得給孩子輔導批改作業,平時更要時刻關注著群消息,做好隨時被老師喊到學校批評的談話準備,就拿這個學期來說吧,老師都已經喊我談話四次了,可我的女兒在學習方面明明很努力、也很認真刻苦,但學習方面就是看不到進步,看來,我家那丫頭根本就不是讀書的料」
聽完這些話,我當時的感受就是:「如果這位媽媽對她女兒的認知僅限如此,那孩子的學習高度也將會是止步於此」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由孩子內心感覺所延伸出來的真實面目
孩子明明很努力了,可成績就是不見提升,這種情況在蘭媽的身邊也常有發生

5/10
主動學習、上進心爆棚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是大女兒讀小學后,蘭媽第一次被班主任約談
記得剛接到電話的時候,我的內心忐忑不安,總害怕老師會對我一通指責和批評
可沒想到,結果卻恰恰相反,電話接通后,老師先是簡單地自我介紹,然後就開始溝通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問題
只不過,老師的溝通方式是以退為進
她並沒有直接上來就數落孩子身上的缺點,而是通過發現優點來列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然後再補充一句「如果在xx方面能更加努力一些就更好了」
講真的,至今為止,蘭媽一直特別感激大女兒的班主任
感激她遇到問題從來不會上升到家長的問題,就算是孩子的成績苦不堪言,她額外開小灶布置什麼作業時,也會特別客氣地說「你回家幫忙在xx方面監督一下孩子,至於作業的完成質量,那是我們當老師的事,第二天讓孩子帶到學校我來批改就行了」
也就是這樣一番話,讓我感受到了尊重,同時對大女兒的學習態度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就像老師所說的那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優點做得很棒,如果缺點能夠及時更正就更棒了」
是呀,每個孩子都需要這樣的老師,每個孩子也需要這樣的思想觀念去引導
倘若我們對孩子的總是非打即罵,在學習上也不是批評、就是嘮叨,那時間一長,孩子自然而然就對學習產生了厭噁心理
所以說,想要提高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那家長們就要學會一個新的技能了-暗示孩子
比如,晚餐結束后,孩子主動幫你收拾碗筷,趕緊誇誇他吧,告訴孩子「哇,看看我的寶貝,如此勤快,每天上學那麼累,回家后還知道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那在學習方面一定是更勤快努力了」
這就是表揚類型的暗示,你讓孩子感受到了自身的勤快價值,那他們就會學以致用,慢慢讓自己的勤快發揮更大價值,包括學習上的積極和主動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