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孩子磨蹭,不少家長都覺得頭疼。
叫他起床,一喊再喊才從床上挪動;
吃個飯,硬是磨到飯菜涼了;
寫作業,更是要拖到最後一分鐘才肯動筆。
而且吧,你越催,他越慢。
我們不禁疑惑:為什麼孩子總是拖拖拉拉?
難道他們天生就喜歡磨蹭?
1/4

一:孩子磨蹭的秘密
孩子磨蹭的背後,可能隱藏著一些你忽略的原因。
●缺乏時間觀念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的時間觀念,在6-8歲時才開始逐漸形成。
在這之前,他們對時間的感知是模糊的。
對我們來說,「快一點」可能是5分鐘,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毫無概念。
●任務缺乏吸引力
「決策疲勞」理論指出,當人面對重複性或枯燥的任務時,會更傾向於拖延。
對於孩子來說,寫作業、整理書包這些任務既缺乏趣味性,又充滿重複性,自然容易拖拉。
●缺乏內在驅動力
如果一件事情,僅僅是我們要求完成,而不是孩子自己想做的。
那缺乏自主性,會讓他們感到抵觸。
●情緒壓力
你是否注意到,當你語氣急躁、反覆催促時,孩子反而更慢了?
這是因為,催促本身會給孩子帶來情緒壓力,讓他們更加難以集中注意力,從而表現出拖延。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