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說:「男孩要窮養。
」
大部分情況下,布穀媽是認可的。
但有4個地方,我們可別「窮養」,將來兒子會感謝你。
一:「身體」別窮養
布穀媽說的身體,不是使勁給他吃,吃得白白胖胖,而是要讓他的身體「動」起來。
布穀媽有一次看到,鄰居家的小男孩,跟爸爸一起整理院子、修理院子里破損的東西。
雖然他還只是個小學生,但看他拿著鎚子、扳手忙得不亦樂乎,布穀媽突然意識到——男孩兒不能「窮養」勞動。
很多人總認為,男孩兒長大后,就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認為男孩天生「能打能幹」。
但恰恰是這樣的思維方式,讓不少男孩從小缺乏勞動的機會。
而他們長大后,連一個簡單的家務活都不會做,動手能力差,甚至連簡單的修理、整理都無法獨立完成。
在生活中,勞動不僅僅是做事情,它還是孩子責任感、獨立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而且,男孩兒從小參與一些勞動,如洗碗、打掃、修理東西,能夠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男孩兒在勞動中能學會付出努力,知道什麼叫付出和回報,明白責任與擔當。
一個能夠獨立做家務、懂得勞動的男孩,不僅生活能力強,且更懂得尊重他人、關心家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