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過得好快,70后的一代人,一晃就過了半百。
看著頭髮白了,皺紋多了,感慨很多。
感慨之餘,我們還要把自己當成中年人,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
現在,人均壽命提升了,很多家庭里,都有七八十歲的父母。
養老的問題,會越來越明顯。
如何把孝道做到最好,我們不能夠坐等,而是未雨綢繆。
在以下幾個方面,多留個心眼,避免家庭麻煩不斷。

01
管一管父母的錢財,避免外流。
多數的老人,有這樣的想法:「自己有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也有一些老人,以為把錢財都給了兒女,就會自己過不好日子,被兒女算計。
帶著各種自私的想法,老人往往把金錢藏起來,在兒女找不到的地方。
在很多家庭,老人過世之後,家人沒有辦法找到老人的錢,或者老人在銀行里存了錢,卻沒有人可以取出來。
至於老人有的理財產品,那就是「捕風捉影」的事情了。
這其中的虧損情況,讓子女很寒心。
現在,社會條件好了,很多老人都進城定居,農村也很便捷了。
各種保健品,飛到了老人的眼前,講座滿世界都是。
尤其是退休的老人,難免是講座上的常客。
在不良商家的鼓動下,買賣就做成功了。
老人買回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另外,老人一旦糊塗了,或者礙於人情,就把錢借給親戚朋友,也瞞著兒女,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兒女討債很難。
一部分老人,就是自己走不動了,還很偏心,把錢給了其中一個兒女,隱瞞其他兒女。
從而導致家庭內耗。
是時候,管一管老人的錢財了。
應該兄弟姐妹坐下來,定期商議,看錢財如何管理,花在什麼地方。
知根知底的管錢方式,避免老人亂花錢,也讓老人老有所依。
02
管一管自己的身體,避免白髮人送黑髮人。
你有沒有發現,廣場上跳舞的老太太,身體很不錯,大爺都可以爬樹,登高,做一些健身動作。
而你,卻感覺做什麼,力不從心。
常常是,五六十歲的人,身體不如七八十歲的人。
這就導致「身體倒掛」了。
70后的人,可能經濟上改變了很多,但是吃過的苦,往往比父母這一代更多。
一大批70后,小時候在家裡干農活,後來走出老家,去打工,露宿街頭都有可能。
終於有一點點積蓄,又在老家買房或者建房。
接下來,還要管沒有退休金的老父母,每個月都要給父母贍養費。
育兒上,我們這一代人,也費盡周折。
我們自己,隨便讀書,很少指望讀書有奔頭。
但是我們的兒女,卻把讀書看得更重了,多半去大學校園,開銷是數十萬。
一系列的消耗,讓我們的身體,漸漸掏空。
健康問題,需要多留心。
孝順父母的時候,看父母是否健康,也看自己是否健康。
我們自己身體好,孝順的責任,才可以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