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3歲前的孩子,盡量跟媽媽睡,其中緣由你知道嗎?

一位寶媽分享說,她白天要上班,晚上帶娃睡不好,便給娃準備了一張小床,想要他自己睡。

可孩子死活不肯睡自己小床,非要爬到媽媽身邊來,不然就一直鬧騰。

寶媽也是無奈,孩子都快3歲了,可以稍微分開一下了吧,為什麼他就是不願意自己睡呢?
3歲前的孩子,確實很難和媽媽分床睡。

其實,3歲前的孩子,布穀媽建議,還是盡量和媽媽睡。

其中緣由,你知道嗎?

1/4
為什麼3歲前的孩子,盡量跟媽媽睡,其中緣由你知道嗎?

一:情感調節
咱們先來看一看,有一個專業辭彙,叫「情感調節」。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當咱們壓力大、情緒低落時,是不是喜歡找個朋友聊聊,或者跟人吐槽一下,來緩解壓力?
孩子也是這樣,只不過,他們的情感調節能力還不成熟,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
對於這些小寶寶來說,夜晚,可是一個情感調節的「大挑戰」。
白天時,孩子能撒嬌、哭鬧,靠媽媽的安慰就能恢復平靜。
但晚上,他一個人待在小床上,會因為黑暗、寂靜,或者做了個噩夢,心裡就像有大石頭壓住一樣,情緒一下子失控。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一個「情感調節器」來幫助他們平復心情,而這個「調節器」,就是媽媽。
你有沒有發現,當孩子晚上醒來哭鬧,或者做了噩夢,第一時間要的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媽媽的懷抱和聲音?
當他感到不安、害怕或者孤單時,只要看到媽媽在身邊,心情就能瞬間得到安撫。
因為媽媽的聲音、氣息、體溫,這些都能讓孩子感到「世界還是安全的」,他們就能放鬆,安心入睡。
這,就是媽媽陪伴帶來的神奇效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