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孩子的情緒表達能力需要通過父母的耐心引導來培養。
如果我們一味否定孩子的感受,他們可能會選擇封閉自己,不再主動和父母溝通。
研究表明,情緒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在未來更容易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所以,當孩子試圖向你表達情緒時,請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回應:「來,跟我說說發生了什麼,媽媽在聽呢。
」
這樣的接納,會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也會讓他們更願意敞開心扉。
三:請求嘗試新事物:「爸爸,我能不能試試這個?」
孩子天性充滿好奇,他們對世界有著無限的探索慾望。
但很多父母出於保護孩子的心態,常常拒絕孩子的嘗試:「這東西你弄不好,別亂動!」「太危險了,還是別試了。
」
卻不知,這樣的否定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
我記得小時候,特別想學騎自行車,但爸爸總擔心我摔倒,堅持不讓我騎。
後來在媽媽的支持下,我終於試了一次,雖然摔了幾跤,但那種克服恐懼、掌控平衡的成就感,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當孩子請求嘗試新事物時,不妨給他們一個機會,哪怕可能會失敗,也是一種成長的過程。
支持孩子去探索,既能培養他們的勇氣和獨立性,也能讓他們從中找到成就感。
正如蒙台梭利教育理論所強調的:「孩子的潛能只有在自由中才能釋放。
」
與其阻止,不如在旁陪伴和引導,讓孩子在嘗試中學會面對挑戰。
孩子的很多請求,看似微不足道,但背後藏著他們對愛的渴望和成長的訴求。
所以,下次當孩子對你說:「媽媽,我想……」時,請認真傾聽,不要輕易拒絕。
因為這些瞬間,不僅影響著他們的現在,也塑造著他們的未來。
孩子有跟你提過以上請求嗎?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