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未來的工作。
有人覺得,賺錢多最重要,哪怕辛苦點,能掙到錢就行;
有人覺得,工作穩定才是關鍵,不求大富大貴,至少不用擔心失業。
可現實是,有些工作,看起來光鮮,賺得也不少,但堅持久了才發現,不是身體熬不住,就是行業走下坡路,甚至還有的干著干著,突然連路都沒了。
父母盡量別讓兒女從事這3種工作,錢再多也別做,堅持再久都沒前途。

一:第一種,身體透支型工作
這幾年,送外賣、跑快遞、夜班工,的確能賺不少錢。
但這些工作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靠體力吃飯,身體是最大本錢。
短期看,賺錢不少,但長遠看,干不長久。
前幾年,我表哥辭掉了廠里的工作,去跑外賣。
他一天工作十二三個小時,收入的確比工廠高不少。
但才幹了三年,膝蓋就出了問題,去醫院一查,醫生說是勞損,必須休息。
可問題是,他如果不跑外賣,就一點收入都沒有。
最後,他只能忍著疼繼續跑,可速度比不上年輕人,單量越來越少,最後不得不轉行。
這類工作最大的風險,就是年齡越大,競爭力越低。
年輕人還能拼體力,可三四十歲以後,腿腳跟不上,身體熬不住,就只能被淘汰。
別看現在送外賣、跑快遞賺錢,等年紀大了,能幹的機會越來越少,最後還是得重新找出路。
二:第二種,行業沒前景,隨時可能被淘汰的工作
有些工作,看著安穩,其實隨時可能沒了。
尤其是一些小工廠的普工、傳統行業的銷售、過時的技術工種,幹了十幾年,可能還不如剛畢業的年輕人。
我舅舅家一個親戚,年輕時在工廠里做機修工。
那個時候,這門技術很吃香,工資比普通工人高。
可十幾年過去了,廠子倒閉了,他出來找工作,才發現現在都是自動化設備,他這點老本事,早就沒人用了。
四十多歲,想轉行又學不會新技術,最後只能去干保安,工資還不如之前一半。
這幾年,很多行業變化太快,以前吃香的工作,現在可能連飯碗都保不住。
比如以前商場里的服裝導購,十年前很賺錢,但現在網購方便了,很多門店都倒閉了;
以前工廠的流水線工人,能幹一輩子,可現在越來越多機器取代了人工。
如果孩子找工作,最好避開那些沒有前景、容易被淘汰的行業,別干到三四十歲才發現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