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出自這2種家庭,根源在爸爸身上

二;爸爸強勢,孩子學會「躲避」的家庭
有些家庭恰恰相反,爸爸不缺位,卻以另一種形式存在——過於嚴厲。

我同事小林,脾氣大,做事雷厲風行。
他有個兒子,今年上初中。

我們都知道,小林是個「虎爸」,對孩子特別嚴,動不動就吼。

有一次加班,他接到老婆電話,說兒子又和她吵架了。
小林朝電話那頭大聲吼了一句:「你給我等著,我回去收拾你!」
我當時就在旁邊,都被嚇了一跳。

後來聽他說,他兒子成績下滑嚴重,性格變得很安靜,不愛說話。
在學校,老師評價他「乖是乖,但沒主見,膽子特別小」。

小林不解,說:「他以前很聰明的,怎麼突然變這樣了?」
我沒說什麼,但心裡大概知道是為什麼。

長期生活在高壓環境下的孩子,會變得極度敏感。

為了避免衝突,他們學會了「順從」和「察言觀色」。
尤其是父親特彆強勢時,孩子往往把「沉默」當成保護殼。

這種孩子,在外人面前小心翼翼,因為他早就習慣了在強權下「閉嘴」。

但他也需要釋放,就在媽媽或更弱的家庭成員面前「爆發」。

在家裡橫,尤其是對媽媽,不是因為他真有膽子,而是他知道:「在你面前,我才敢說話。

這其實是一種畸形的表達。
他不是在耍脾氣,是在「找回控制感」。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