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他不跟我玩」,孩子這樣說時,你的回應,決定他社交能力

我在廚房洗碗,女兒突然走過來,低著頭小聲說了一句:「今天有小朋友不跟我玩。

我愣了一下,蹲下來問她:「怎麼回事?」
她說,課間時想和幾個同學一起玩遊戲,但他們卻說「不想帶著你」,然後自己轉身走開了。

看著女兒委屈的小臉,我的心裡也不是滋味。

但我明白,孩子遇到這種問題是很正常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回應。

「媽媽,他不跟我玩」,孩子這樣說時,你的回應,決定他的社交能力。

1/4
「媽媽,他不跟我玩」,孩子這樣說時,你的回應,決定他社交能力

一:第一反應,不評判、不急於解決
孩子說出「別人不跟我玩」時,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是不是你做錯了什麼?」或者「那些小朋友真過分!」
但這種回應會讓孩子要麼感到自責,要麼把責任推給別人,而無法真正學會解決問題。
正確的做法是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讓他們感到被理解。
比如,你可以說:「我知道,這一定讓你覺得很難過,對吧?」
然後再問:「能告訴我具體發生了什麼嗎?」
有一次,女兒被同學拒絕後,我只是抱了抱她說:「我聽得出來,這讓你很委屈。

來,咱們一起想想,發生了什麼。」
她的情緒緩和下來后,才慢慢說出了事情的經過。

這讓我明白,傾聽比急著解決問題更重要。
有時候,孩子只是需要一個傾訴的出口。
他們可能並不期待父母立即提出解決方案,而是希望有人能夠靜靜地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感受。
正如心理學家戈特曼所說:「有效的情緒陪伴,是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起點。」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