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幫孩子分析原因,但不貼標籤
在了解了事情經過後,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根源,而不是直接下結論。
比如,如果孩子在遊戲中總喜歡搶主導權,可能會讓其他小朋友感到不舒服。
這時,你可以問他:「你覺得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帶你玩呢?
是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讓他們有點不高興?」
但千萬不要給孩子貼標籤,比如說:「你就是太任性了,難怪沒人理你。
」
這種評價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女兒有一次因為總搶著做隊長被拒絕了,我沒有直接批評她,而是問她:「如果總是你當隊長,其他小朋友會有什麼感覺呢?」
她想了一會兒,點點頭說:「可能他們也想當吧。
」
後來,她主動讓出了機會,和小夥伴們重新玩得很開心。
分析原因時,父母需要特別注意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為是可以調整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我們可以用鼓勵的語氣說:「只要你願意嘗試新的方法,大家一定會更喜歡和你玩。
」
這種正向引導能讓孩子更積極地面對問題。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