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情感上的「小氣」,讓孩子感覺被忽視
有些人在情感表達上總是顯得吝嗇。
可能是因為自己不習慣表達愛意,也可能是覺得「孩子小,不需要太多關注」。
但在孩子的世界里,這種忽視很容易被解讀為「不被重視」。
鄰居家的小女孩娜娜,特別懂事,但總是有點膽怯。
她媽媽經常說:「她這麼乖,不用管她。
」
有一次,娜娜得了全班第一,拿著獎狀開心地跑回家,可媽媽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考第一也沒什麼了不起。
」
這樣的回應雖然看似無意,卻可能讓孩子感到失落。
孩子需要的,並不是父母多麼誇張的稱讚,而是一份真誠的認可。
試想,當孩子努力付出后,聽到的是一句「你真棒,媽媽為你感到驕傲」,他們的心中會湧起多大的滿足感。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多一些積極的表達,當孩子努力時,及時給他們一個擁抱、一句鼓勵。
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即使不夠完美,也可以對他說:「我喜歡你的創意,你的顏色搭配很棒!」
這些小小的肯定,不僅能讓孩子感到溫暖,也能激勵他們繼續探索自己的潛力。
此外,孩子的情緒也需要被關注。
當孩子因為失敗或受挫而表現出低落時,不要急著批評或者否定他們的感受。
不妨蹲下來問問:「今天是不是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
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好嗎?」
這樣的溝通會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父母都會支持他們。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