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8歲,退休金8000,活生生的教訓:存款再多,也不要做這3件事,虧大了!

生活終究是自己的,不要被外界干擾,多把心思花在自己身上。

前段時間,68歲的大姨因為突發腦梗住院。

我去醫院探望大姨時,她正躺在床上,手裡還拿著幾張住院賬單。

看著我在床邊坐下,她拉著我的手不停地嘆氣:「早知道這樣,當初就該守住養老錢,別做那些糊塗事……」
大姨退休前是國企會計,退休后每個月能拿到8000元左右的退休金,按理說日子應該過得不錯。

可通過大姨的講述,我才知道她這些年因為3件「傻事」幾乎掏空了積蓄,吃了很多虧,就連現在看病住院的錢都需要東拼西湊。

大姨的經歷,相信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過,也希望中老年朋友看過文章后能夠懂得:
人到晚年,不管有多少存款,都不要做這3件事。

過度補貼兒女,掏空的是自己的餘生
大姨退休后,手裡有一些存款,兒子經濟上有時遇到點困難,她就總想著幫襯一下。

起初,不過是偶爾給點零花錢救急。

後來,兒子說想給孩子換所好學校,錢還差一些,大姨二話不說就把錢掏了出來。

再往後,兒子打算換套大點的房子,首付缺口還有一二十萬,在大姨面前提了好幾回。

大姨心疼兒子,一咬牙又拿出一大筆錢,甚至每月還額外給4000元幫著還房貸。

大姨本想著能多幫襯就多幫襯,可日子一長,問題也接踵而至。

兒子花錢愈發大手大腳,稍有難處就跑來找大姨。

有一回,兒子想開個店,來找大姨要錢,大姨沒同意,母子倆瞬間起了爭執,最後鬧得不歡而散。

這時大姨才驚覺,過度補貼讓自己的存款越來越少,生活質量也大不如前。

更糟糕的是,兒子在這個過程中沒了奮鬥的動力,對大姨愈發依賴。

大姨悔不當初,對兒子也不再有求必應,開始讓他自己嘗試去解決問題,生活才慢慢回到了正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