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10年後我發現:多聽孩子話,很重要

蟲蟲覺得這種故事呈現是很真實的,特別是結尾;

雖然他看上去依舊會處在對考試的害怕當中,但用漫畫來表達這些情緒,對叮噹來說,就是把它們外化了。

外化之後,叮噹再受到這些情緒的影響,其實就會變小。

去年寒假,蟲蟲還組織了一個「繪畫遊學營」,帶上了叮噹一起。

這個遊學營里,孩子們在成都鄉村的一個生態自循環空間里,自由地觀察、跑跳玩耍,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畫畫。

我好奇,她為什麼會想辦這樣一個「不太強調產出」的遊學營。

六天里,幾乎有大部分時間是在讓孩子玩起來。

自畫與互畫、拼接畫、去野地里用卡片收集喜歡的花和葉、用不同的材料來創作……

13/22
養娃10年後我發現:多聽孩子話,很重要

蟲蟲說:這有點像在別人忙著彎道超車時,創造一個空間讓孩子去玩耍和創造。

在這裡,無論孩子有沒有經驗,都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去自由地畫,不論對錯。

就像她幫助叮噹把對考試的恐懼限定在某個範圍一樣,蟲蟲說自己最想做的就是——

讓孩子儘可能別被「自己不會」、「自己畫得不好」的想法所限制。

像叮噹這樣的孩子們,生活里已經接收了很多規則的約束、對錯的標準。

但藝術、愛好,是在給他們創造一個機會:

去宣洩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願望,代替自己說出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話語。

14/22
養娃10年後我發現:多聽孩子話,很重要

蟲蟲理解的教育是:

如果一個孩子能自發地愛上任何藝術/愛好,無論是畫畫、閱讀、音樂、舞蹈……

教育其實就已經完成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TA能擁有陪伴自己一生的好朋友。

蟲蟲說:每次想到一個人會因此不再孤獨,自己想想都會覺得感動。

遊學里,有家長在此之前認為自己的小孩是不太會畫畫的、畫得不夠好。

但參加完之後發現,原來是自己沒有發現,孩子還可以一種自由表達的方式被激發,畫出自己真正想畫出的東西。

關於這點,蟲蟲說,我們家長理解了兒童畫畫的本質是一種玩耍、一種自我表達,就不會再糾結畫得好不好、像不像的問題。

給孩子多一點時間,這個過程中,孩子會自己去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

走過這段后,大部分孩子其實都能超乎預料。

或者說,不磨滅孩子畫畫的興趣,不壓縮自由畫畫的樂趣,自然而然會越畫越好。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