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瞧對孩子負責,還不爭不搶的媽媽,她們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這一點蘭媽也後知後覺才發現,越是守在身邊的東西越是守不住,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也是如此
曾經帶孩子和丈夫住在一起時,也會經常因為一些繁瑣的事情吵的不可開交,像冷戰不理人都是打開門就見怪不怪的家常便飯了
後來,我不再把丈夫當孩子一樣嘮叨管教,也不再給他發消息問他什麼時候回家,再到我帶女兒回老家分居兩地,丈夫似乎變得格外粘人、也懂得浪漫說情話了
特別是隔著一千多公里,我問他:「以前不是總嫌我煩嗎?

現在好了,沒人嘮叨你,可算是真正的自由了」
沒想到,丈夫卻告訴我:「那時候還年輕不懂事,自從你帶著孩子回家后,每天面對冷冰冰的家,心裏面的失落和孤獨才讓我明白你的好,以後我也會更加努力加倍對你們娘仨好」
是呀,人性就是「得不到是最好的,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人生
沒有經歷失去,就回憶不到曾經所有的美好,不體驗孤獨,也懷念不到曾經所擁有的一切
遺憾才叫人生,愛一個人也永遠不要太滿了
就像例子里的朋友一樣,剛開始對丈夫的依賴、和執著,就像是用熱水養花一樣,太過熱情反而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
幡然領悟之後,她學會了有控制性地愛別人:
.對丈夫,只要是不願意聽的話就不講
.對孩子,只要是不願意的事情就不提
在那種我是我、你們是你們,你們自己的想法自己講出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情況下,每個人都得到了對應的自由,每個人也都無話可說
所以,好的家庭,如好的教育一樣,往往都是水滿則溢,
想明白這一點后,我們愛孩子、愛丈夫、愛整個家庭,都不要給的太滿了,多一些放鬆、再多愛自己一點,你會發現那些不在期待中的東西,往往來的是那麼快、也來得那麼驚喜

5/8
不要小瞧對孩子負責,還不爭不搶的媽媽,她們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03
對公婆不爭不比
娃是自己、情緒也是自己的
都說養娃有三大難:
1、難生
2、難帶
3、難教育
對於媽媽們來說,這三點往往也是捆住自由的開始,特別是在帶娃和事業方面,終究是一個難以兩全的抉擇
顧得了孩子就上不成班、掙不了錢,上得了班又顧不了孩子,怎麼選都有遺憾的情況下,唯有犧牲和默默承受自己的選擇
當然了,還有一種拿得起工作、又帶得了孩子的媽媽,更是直接封神了
也可以說,她們不修鍊到一定境界,根本就配不上那種刀槍不入的女強人稱號
蘭媽身邊就有一個封神的媽媽
她是未婚先孕,又是被娘家父親揚言「就當沒生過你」的斷親女兒
本以為,為愛斷親,就可以和愛人過上牛郎織女般的心心念念日子,自己的犧牲也會得到丈夫一家的珍愛惜之
可事實證明,這個世間最愛你的人是父母,神話里愛情也不過是異想天開的幻想
因為父親極力反對、不同意這門親事,當初斷親的時候也對丈夫家說了很多狠話,丈夫一家都因此記上了仇
從隻身進入他們家過日子開始,公婆就表現得滿臉不高興,甚至還當丈夫的面用沒有嫁妝的事來添油加醋
在偏見、隔閡、還有矛盾越積攢越深的情況下,她承受著一次又一次的委屈和痛苦
曾經,情緒崩潰、無助到極致的時候她甚至還想過跳河,一了百了,可看著湍急的河流,膽小的她猶豫了,也猛然清醒過來:為不愛自己的人尋思,值得嗎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