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倔的孩子,是父母的福報

2025-04-11 06:55

魔神9319

脾氣倔的孩子,是父母的福報

我們或許看到過這樣的例子:

進入社會工作之後,那些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的人,往往會發展的比「乖孩子」快很多;

後者傾向於聽話、服從,也更容易被當做墊腳石。

這是因為——

有主體性的人會更加確信自己的選擇,第一反應是「我可以試試」;

而缺乏主體性的人會更願意做保守的、熟悉的、別人建議的選擇,更多時候是思考「我可以嗎?」

而大多數的成就,本質都是冒險和勇氣的結果。

所以,如果想養出以後更具競爭力的孩子,一定要注重他們的主體性培養。

對事物的好奇心、規則的批判、權威的挑戰,這些能力早應該在更前面的叛逆期里得到磨練。

叛逆是孩子探索自我、嘗試獨立、擺脫父母依賴的表現,目的是確認「我是誰」。

家長可以做的,就是讓孩子在叛逆期里,能夠伸展手腳,甚至能夠「戰勝」自己。

7/11
脾氣倔的孩子,是父母的福報

例如——

媽媽以前給孩子選擇出門要穿衣服,孩子都會穿;

到了某一個階段,孩子會質疑「為什麼我穿什麼都要你替我做決定?」

在這個僵持過程中,孩子發現自己想穿自己的衣服,意味著媽媽會不喜歡。

很多時候,孩子會受不了這種內疚感,而選擇不情不願地服從。

而這位媽媽本可以有另一種選擇,就是讓孩子「戰勝」自己。

媽媽只需要回應:

哦,原來你有自己的決定了,那我以後就不多管你穿衣服了;

但是你要注意保暖,不然會著涼。

穿衣服其實是生活中很小的細節,但它對孩子傳遞出一個重要的意義:

TA沒有想法的時候,媽媽能夠幫助TA;

但是TA想要試試一個人去做的時候,媽媽是會退讓的。

孩子在跟父母在這些小事的對抗中,不斷獲得勝利的感覺,拼湊在一起,就能形成她與這個世界的感覺。

用武志紅老師的話來說,就是「我基本是可以的」。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