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他們的感情基礎尚存,大多數情侶和夫妻在爭吵后能夠理性思考,解決分歧。
另一種情況則是選擇迴避交流,通過長時間的冷處理試圖使對方屈服,從而恢復關係的正常運作。
這種做法看似有效,通過持續的冷淡態度似乎可以平息對方的不滿,但這無法消除內心的傷害,表面的平靜下隱藏著更大的問題。
通常,那些在婚姻中採取冷淡態度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自戀特質,他們認為對方最終會妥協,同時也考慮如何最大程度減少自己的傷害。
這類人通常極度缺乏共情(Empathy)能力,難以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
在日劇《坡道上的家》中,女主角里沙子看似過著幸福的生活:
一個三歲的女兒,丈夫陽一郎是一名電梯系統技術員,而他們的公婆也樂於幫忙照顧小孩。
但事情的轉折點在於里沙子被選為國民參審員,參與審理一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虐童案。
案件中的被告安藤水穗,是一位購物成癮者,對奢侈品有著極大的熱愛。

婚後,由於與丈夫安藤壽士在女兒的撫養和日常生活細節上意見不合,水穗的生活中積累的不滿最終爆發,導致她做出了極端的行為——親手溺死了自己僅八個月大的女兒。
最初,像許多人一樣,里沙子對安藤水穗持有極大的厭惡。
隨著審判的深入,里沙子的家庭也顯現出分歧。
一方面,她的丈夫陽一郎希望她在討論中保持沉默,以保護家庭的名譽。
另一方面,她的公婆頻繁表達對她撫養女兒能力的不信任,這一疑慮源於陽一郎對生活和工作的不滿。
隨著時間的推移,陽一郎對里沙子及其女兒的態度變得愈發冷漠。
里沙子感受到精神上的疲憊,感到自己既未得到公婆的信任,也缺乏丈夫的理解。
她開始對安藤水穗產生同情,甚至對自己當初的生育選擇感到後悔,審判的討論也因此變得模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