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某個晚上,我在照顧寶寶時出了一點差錯,先生的「寬容」態度,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當時我正陪著寶寶練習下地爬行。
先生特別叮嚀我:「一定要跟在寶寶後面,他可能會突然往後仰喔。
」
但我沒太當回事,只是坐在寶寶旁邊。
結果一轉頭跟先生說話的瞬間——
寶寶突然坐起,用力過猛,後腦杓重重地摔到地上,哭得哇哇大響……
我心急如焚地把寶寶抱起來,滿心自責,忐忑不安地看向先生,準備挨一頓罵。
結果,先生只是靜靜地看著,確認寶寶沒有大礙後,輕輕鬆了一口氣,語氣溫和地說:
「我之前陪他爬的時候,他也有三次突然往後仰,是我剛好在後面接住,所以才提醒你多留意一下……」
他的語氣很平穩,完全沒有責備我。
在先生眼裡,只要孩子平安,事情就過去了。
但在我心裡,這件事卻久久無法釋懷。
因為我深知,如果今天是先生出錯,我一定會暴怒、失控。
記得有次帶寶寶散步時,先生推著嬰兒車,在等紅燈的路口,他一時疏忽,忘了踩煞車,嬰兒車往前滑了一下。
當下我像警報器一樣大聲斥責:
「怎麼沒踩煞車?
這樣很危險耶!
萬一滑出去撞到車怎麼辦?」
從那以後,每到一個路口,我就不停催促他踩煞車。
結果搞得先生超緊張,深怕一個不小心又被我罵。
我明知道自己太焦慮了,也明白這種焦慮正在傳染給先生,但就是控制不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