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會不會花錢,能看出孩子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們都知道節儉是美德, 但並非「節省」到底就是好事, 如果不懂得怎麼花錢, 不懂得該怎麼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那麼再怎麼會賺錢,其實都不是很重要。

女人愛花錢與會花錢, 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事, 在一個家庭裡, 如果女人很愛花錢, 那這個家庭不會過得太好, 但如果一個家庭裡, 女人很會花錢的話, 那給孩子和丈夫的生活體驗是不一樣的。

1/4
媽媽會不會花錢,能看出孩子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01 媽媽會花錢,孩子將來才會賺錢
很多媽媽勤儉節約,很會過日子, 經常跟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 「這個你不是已經有了嗎?

咱就別買了。 媽媽辛辛苦苦才賺這麼點錢,能省就省點吧。」 或者「這個太貴了,咱們買不起。」
在媽媽的這種無意識的暗示下, 孩子會覺得自己是那樣貧窮,無助, 甚至是整個家庭的累贅。
而當孩子長大以後, 在金錢方面也會很小心翼翼, 奉承「凡事都得省」的生活原則, 絲毫不考慮自己的生活質量。
然而, 在當今這個社會, 錢早就不是省出來的, 而是賺出來的。
所以, 當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 先不要急著拒絕, 可以先問孩子幾個問題: 「你真的很喜歡這件東西嗎? 如果沒有他你會很失望嗎? 有沒有可以代替他的東西呢?」
如果孩子的答案是肯定的, 並且覺得沒有東西可以代替, 那麼就可以買給他了。
但是在買之前, 媽媽可以跟孩子有個約定: 「你看啊,媽媽的錢都是我通過努力奮鬥賺來的, 你也一樣,如果你想要這件東西的話,你也需要付出一點勞動才能獲得哦。」 (之後可以稍微交給孩子一點家務什麼的讓他完成。)
媽媽這樣跟孩子說的話, 孩子就會從媽媽的話中收穫這些信息: 媽媽的錢是媽媽的,是媽媽通過努力獲得的; 如果我也想有錢,想要喜歡的東西的話,也得通過努力奮鬥來獲得。
這樣,孩子就會很努力, 對人生也會有很多期許。

他也想通過努力像媽媽一樣獲得財富, 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財富,而精神財富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