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這對母女身上有與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

深以為然。
有時候想想,青春期的問題,最大的難點還是在溝通上。
只要孩子還願意和妳說,還和妳有得聊,就不會有太多其他問題。
所以常說: 青春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拒絕和妳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拒絕溝通,往往不是因為他們不需要溝通。
相反,在進入青春期,面對各種接踵而至的壓力,和身體、心理的飛速成長,很多孩子其實是無措且迷茫的,這個階段對於他們而言,反而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只要能溝通,很多問題就都有了解決的機會。
但在現實中,很多時候,往往是父母無意識中關上了親子溝通的門。
有教育專家曾總結過兩種最快讓青春期孩子「閉嘴」的溝通方式:1、帶目的性的說教:無論孩子說什麼,父母的關注點都在學習上,無論孩子和父母聊什麼,話題最終都能被繞回到學習中。
2、審訊式匯報:父母連珠炮地問,孩子敷衍著回答。
孩子越聊越沒話,父母越聊越生氣。
曾在一本書中看到這樣一段話: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最忌諱上綱上線。
父母把狀態放輕鬆了,孩子的情緒就沒那麼緊張了。
妳越放鬆,他們就越容易把妳視為『自己人』。
」以前有一次,我在教室組織學生把自己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的原因寫下來,有個學生寫道:「我不排斥和父母溝通,因為我希望得到他們的一些觀點和建議,但我很討厭他們一直用規訓的姿態高高在上地教育我。
」有人說,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就變得無限卑微。
其實不是,只不過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對父母之前的管教方式產生了質疑,並開始嘗試抵抗。
如果父母能意識到這種改變,在和青春期孩子的溝通中,主動做一個破局者,適當放低姿態,和孩子走近,他們才願意打開心門,接納父母的靠近。

5/8
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這對母女身上有與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

做「合伙人」,和孩子平等相處《超級育兒師》中,有個讓人十分頭疼的12歲男孩。

脾氣暴躁,沉迷網路,只要媽媽想教育他,他就會對媽媽拳打腳踢,惡語相向。

媽媽在節目中哭訴自己和兒子間的溝通特別困難,甚至需要警察介入,才能和兒子進行深入交流。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