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最大的幸福,是父母在童年時給足她這6樣東西

有句話說,幸福的童年可以療愈一生。
一個女孩這輩子的歡喜與甜蜜,都取決於父母從小給予她的愛、陪伴和接納。
《養育女孩》一書指出:女孩跟男孩的生理結構不同,決定了其需求是不一樣的,因而要差異化養育。
相較於男孩,女孩的情緒更為脆弱,心思更敏感、也更容易受傷。
所以,女兒的養育,需要父母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就像有句話說的:「養女兒,就像種一盆稀世名花:小心翼翼,百般呵護,晴天怕曬,雨天怕淋,夏畏酷暑,冬畏嚴寒,操碎了心,盼酸了眼,好不容易一朝花開,驚艷四座。
」 一個女孩的綻放,是家庭用心教育的結果。
要想女兒在這個復雜的生存空間成長得健康、幸福,父母一定要在童年給足女兒這6種心理營養。
讓女兒既可以紮根站穩,又可以展翅高飛。
給女孩安全感

1/9
一個女孩最大的幸福,是父母在童年時給足她這6樣東西

在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智齒》中,有這樣的一幕場景:女孩梁新在學校被冤枉偷錢,而且她的書包里確實被翻出同學不見的錢。

她百口莫辯,卻絲毫不畏懼,主動要求給父母打電話。

老師不禁一愣,因為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最怕的就是老師找家長。

而梁新之所以有勇氣和底氣反抗,就在於父母平日給她的這份安全感:無論你發生什麼事,面臨多大的困難,爸爸媽媽都會和你站在一起,信任你,幫助你。

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孩子有安全感,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系。 安全感,是女孩一生幸福的基石。

有安全感的女孩,不會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中,試圖從別人身上尋求安全和依賴。

她們內心富足,敢於說不,有心力也有勇氣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個挑戰。

所以,在女兒年幼時,媽媽要做她成長的土壤,多對她表達愛意,在她需要時給予積極的回應和關注。

爸爸則要做女兒身後的大樹,在她遇到難題時,給她安慰和幫助,成為她抵抗外界傷害的鎧甲。

永遠有父母兜底的女孩,進可以向外探索人生,退有父母作為永遠的支撐。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