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小學成績挺好,國中卻掉隊了?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大的欺騙性嗎?

有位家長朋友問:為什麼孩子小學成績好,國中就不好?

她的女兒今年上初二,令她驚訝的是,孩子到了國中之後,成績來了個大滑坡。
讀小學時,女兒的成績相當可觀,經常能拿下語數雙百的分數,滿懷信心地上了國中,現在卻因為成績越來越不自信。
面對這樣的結果,大人和孩子一時之間都難以接受。
這位家長面臨的困境,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這種現象:有的孩子小學成績挺好,為什麼國中卻掉隊了?

小學成績真的會有很大的欺騙性嗎?PART.1先說結論:有的孩子小學成績的確存在某種欺騙性。
這種欺騙性來源於三個方面:第一,小學階段的考試內容相對簡單小學的學科學習相對簡單、直觀,老師的教學也更加註重趣味性,所以孩子學起來也容易。
拿小學數學來說,主要讓孩子掌握基本的運算能力,只要孩子態度端正,家長稍加輔導,低年級的孩子考出漂亮的成績並不是很難,一個班上90分以上的孩子能有二三十人都很常見。
一線中學教師於曉冰在《減法教育》一書中寫道:「小學階段的絕大多數考試,屬於典型的階段性考試,難度不大,范圍更是明確得不能再明確,老師帶著學生反覆練習,考試時無非就是把最近一段時間裡已經完全熟練掌握的內容再在試卷上寫一遍而已。
就好像打靶,固定了靶位,反覆瞄準,甚至是老師幫忙瞄準了,然後只等學生伸手扣一下扳機而已。
打中了,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學生真實能力的體現,只是任務相對簡單明確而已。
」但是到了國中,學科劃分變得細緻,課程門類在增加,內容難度也在增加,學習內容和形式的變化,導致學習難度提升,孩子想考出高分難多了,所以不少孩子到了國中之後,成績會出現縮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