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真的希望上天賜給我們孩子的時候,附帶一本使用手冊。
作為兩個男孩子的母親,怎麼給他們陽光又堅毅的性格,是我一直糾結的問題。
朋友們看到的是我家兩個孩子多才多藝,相互關愛,但其實除了這些正面的瞬間外,他們每天都會爭吵,爭寵,互相嘲弄,我聽到最多的就是:媽媽,你不愛我!哥哥掐我!弟弟好煩.....甚至吵架動手打架。
這時我的燃點一下就到了,脾氣非常不好,大聲斥責起他們來。
這種糾結一直到上周聽了邁克爾·湯普森博士(Michael Thompson)的講座——「男孩的本質」后,我才有了新的思考。
教養男孩不能一味強調棍棒教育式的「窮養」,而應該深入地理解他們的心。
1/9

只要有個度,讓他們打去湯普森博士在美國多所學校(男女混校和私立男校)當過老師和心理咨詢師,對男孩子的教育有很多體會,那天的分享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男孩子和女孩子比起來有三個特性:1.肢體好動;2.更幼稚;3.更沖動。
很多男孩子課間和小朋友扭打或推搡,其實那只是男孩和朋友之間表示親密和友好的表現,只要不是一味、單向、惡意的欺負,不應該作為霸凌來處理。
家長(尤其是媽媽們)也不要太過緊張,不要用我們從小長大習慣的女性的標準,去評價和要求男孩子。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