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家庭走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和父母都不親,家長別不當回事兒

4、父母嬌慣的家庭一對父母為了給30歲的兒子購買婚房,已經背了30萬元的債務,然而臨近婚期,兒子又向父母索要6萬元的彩禮錢,又哭又鬧了好多天。
母親被逼無奈說到:「兒啊,你這是逼媽媽去死啊!」萬萬沒想到,兒子竟然冷漠地說說:「那你就去死吧。
」絕望的母親跳樓身亡,最諷刺的是,母親跳樓的同時,父親正在外面給兒子借錢。
溺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非常自私,他們只會索取,不會付出。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必刪在他們眼裡,父母就是自己的提款機,就是每時每刻滿足自己的「多啦A夢」,遇到困難了,需要錢了,他們就會向父母伸手,一旦需要自己對父母回報的時候,立刻會躲遠遠的。
他們根本不在乎父母為了自己付出了多少,只在意自己得到了多少。
在孩子的成長中,永遠不要將孩子放在世界的中心,也不要將自己放得太卑微,否則在孩子眼裡,你的付出是理所應當,你的索取是貪得無厭。
為什麼有的家庭凝聚力越來越強,母慈子孝非常和睦;而有的家庭,走著走著就散了,孩子和父母形同陌路?

關鍵就在於孩子小時候,我們創造了什麼樣的家庭環境,給予了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和影響。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希望孩子長大後和父母感情親厚,父母要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在往哪個方向引領孩子,如果走偏了,留下的只有後悔!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