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真正長大,從父母的8次退出開始

八歲退出隱私空間前兩天朋友跟我說,自己八歲的孩子,一放學回家就把門關上,不知道在裡面搗鼓什麼。
我反而笑著恭喜他,說你的孩子真正開始長大了。
英國心理學家認為,從嬰兒時起,孩子就有了自己的隱私,它是發展孩子獨立人格的關鍵因素。
尤其到了孩子八歲時,他們更願意待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想被打擾。
他們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或思考,或玩耍。
覺得挫敗時,也需要一個空間去縫合傷口,撫平情緒。
單獨隔開的一個小世界,是他們內心安全感與歸屬感的來源。
所以,孩子八歲以後,未經允許,請不要擅自進入他的小世界。
你給孩子空間,孩子就會還你信任。
有點距離,有點隱私的親密關係,反而更牢固。

5/10
​一個孩子真正長大,從父母的8次退出開始

12歲適當退出廚房早年間,有一則名為《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的視訊在網路上走紅。20多歲的大男孩在國外留學,參加聚會時需要「露一手」,然而他卻連一道番茄炒蛋也不會做。

他只能給父母打電話,因為時差,父母半夜接電話、錄視訊,一步步教他。

許多人讚頌父母無私的愛,我卻在想,一個早就該獨立的大男孩,為什麼連做飯這種基本技能也不具備?

有段話說得很好:「孩子五歲不會繫鞋帶,你幫他系了;孩子十二歲不會做飯,你幫他做了,那他此後的人生,也就只能跟你過了。」只有讓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跟隨年齡一起增長,孩子才能真正長大。

十二歲之後,請適當退出廚房。

讓孩子學著洗菜、切菜,煮飯洗碗。

看似繁瑣的勞動,能鍛鍊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也能讓他在身體力行中,感受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恩。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