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大事拎不清《高效能家庭的7個習慣》一書中指出,保持家庭幸福的秘訣,離不開一條重要原則:要事第一。
什麼是要事呢?
就是關於孩子教育、家庭投資、職業更替等直接影響到全家人生活水平的大事。
一家人能齊心協力處理好這些大事,家庭自然會蒸蒸日上。
還記得神童張祁煬嗎?
多少人為他可惜,有人這樣評論道:真的是祖墳冒了三次青煙,被他無知的父母硬生生地給摁下去了。
張祁煬10歲考上大學,明明復讀就有機會上985,卻被父母以貪圖「最小年齡上大學的神童」的虛名而放棄;有去德國留學的機會,卻被父母硬是留在北工大;他要求在北京買房,結果父母卻騙了他,暗地裡租房子住,錯失北京房價暴漲的機會。
如今的張祁煬已經徹底躺平,沒有固定工作,時不時需要父母接濟。
不得不讓人唏噓,父母的目光短淺,扼殺了他一次次改命的機會,也阻斷了家庭上升的通道。
一個家庭,有什麼格局,就有什麼命。
人生路看似漫長,其實就關鍵的幾步,讀書、結婚、工作,有智慧的家庭會幫每一個成員走好這幾步路。
李玫瑾教授在當年大學聯考恢復時,恰好得到一個非常好的工作機會,她就想不參加大學聯考直接工作。
母親卻堅定地讓李玫瑾去考大學。
李玫瑾憂心忡忡:這麼好的工作機會錯過就不會再有了,而且萬一我考不上怎麼辦?
媽媽斬釘截鐵地回道:別怕,考不上大不了我養你一輩子。
後來,李玫瑾一路求學,最後成為犯罪心理學領域的專家。
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家庭的決策層次在哪裡,成員的幸福指數就有多高。
」一家之主的格局,決定著家庭的未來走向。
如果在重大抉擇上,主事之人不辨是非、不曉輕重,家庭可能就一直被鎖在底層。
凡事一起有商有量,做好規劃,考慮好得失,一個家的光景才能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