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家庭的悲哀:小事說不停,大事拎不清

03心理學家劉禾粟在采訪了100個家庭之後發現:一個家庭處理事情的態度,直接決定了這個家庭的未來方向。
開明的家庭,從不在小事上內耗,彼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大事上,他們卻絲毫不馬虎,做合理性的決策。
朱自清與陳竹隱結婚後,兩人很少為家庭瑣事大吵大鬧。
朱自清專心於教書寫作,諸如炒菜做飯、打掃衛生等生活事務上一點都不擅長,但妻子從來不會埋怨他。
而陳竹隱作為新時代的女性,不願把自己全部奉獻給家庭,朱自清也任由她的意願。
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遷往長沙。
如果朱自清一起跟著南下,意味著要與家人分居兩地。
陳竹隱看出丈夫的為難,對他說:「不用惦記我們娘幾個,一切以大局為重,我能帶好這三個孩子。
」後來因為物價急速上漲,朱自清的工資無法負擔一家人的生活。
陳竹隱又跟他商量道:我帶孩子們回成都,成都有親戚朋友,物價比較低,我還能找份工作做。
兩人彼此支持、互相理解,一起度過了家庭最艱難的時期。
一個家庭里,雞毛蒜皮的事別較真,至關重要的事要清醒。
當家庭成員既各司其職,也同心同力,就沒有什麼邁不過去的坎。
▽記得網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一些家庭一直陷入底層?

有一個回答一針見血:小事斤斤計較,消耗你的能量;大事糊塗不已,斬斷你的未來。
這樣的家庭又怎麼可能擺脫底層。
大事上多點智慧,小事上多點糊塗,輕重分明又相互包容,這才是會興旺的家庭。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女人轉運的第一步:變冷漠。
與你無關的事,不要去摻和。
無法改變的事,不要去糾結。
收起大度和善良,不過度共情。
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
End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