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閱讀,做到這三點,比100個書單更有用

口頭語言即聽和說的能力。
童年早期的口語詞彙量越大,孩子上學後在閱讀方面的成績就越好。
語言的培養從剛出生就可以開始。
多跟寶寶面對面眼神交流,對寶寶說話,回應寶寶發出的各種聲音,在寶寶發音的基礎上延伸一步。
講故事對口頭語言發展也很有幫助。
孩子小的時候,就講三句話的簡單故事;隨著孩子長大,故事可以越來越長,可以結合繪本書籍來講,孩子主動參與的部分也越來越多。
音韻意識即能夠分辨、分解和組合各語音單元的能力。
什麼叫音韻?

簡單來說,是音節和音調的組合,孩子能夠通過耳朵聆聽,分辨出同樣的語音。
例如太陽的″陽″和喜羊羊的″羊″讀音是一樣的;還能進一步分辨出組成一個字的聲母韻母分別跟誰一樣,跟誰不同,如蘋果的″ping″和鈴鐺的″ling″後半部分是一樣的,只是開頭的″p″和″l″不一樣。
文本概念(concepts about print)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接觸到大量文本,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圖畫書上面,門口的標識等等。
讓孩子明白這些文本存在的目的、用處很重要。
他們可以從中學習如何用字元表達意義,而且是有背景的文本(例如家門口寫著門牌號碼,即使看不懂文字也能從背景猜測這是什麼)。
學習和熟悉日常生活中這些有背景的文本,為孩子將來學習無背景的文本(只有文字的文章)打下基礎。
創造性書寫(inventive writing)剛開始書寫的孩子寫錯別字是天經地義的。
就像一兩歲的寶寶學說話,總會有些音發不準一樣。
剛開始寫字不必要求全部準確,更不必太在意字的尺寸和美觀。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