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渴望被看見、被重視、被尊重的感覺,比成人更強烈。
經常頂嘴,可能不是叛逆,而是求助。
說到孩子「頂嘴」,絕對是這屆家長的一大痛點之一。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頂嘴」就是不尊重父母。
更偏激的觀念還有:孩子「頂嘴」就是白眼狼、不孝順!為什麼孩子怎麼說都不聽?
到底怎麼解決「頂嘴」問題?
看完頂嘴的真相,以及相應的解決策略,我們或許能對孩子有多一些同情心和理解。
1/11

孩子頂嘴,是因為他的自我意識在覺醒從發展心理學角度看,孩子「頂嘴」有三個高峰期。
分別是:2~5歲的自我意識萌芽期,7~9歲的準大人期,12~15歲的青春期。
在這3個階段,孩子會顯得特別難管、難溝通。
其實,這只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快速發展,渴望做主,想要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相應地,父母就會感受到,孩子不那麼「聽話」了。
親子間就會有「不舒服」的感受。
這種「不舒服」是正常的、必須的。
沒有這份「不舒服」,孩子就沒法離開父母,健康長大。
我們的育兒建議是:✔3-5歲,別總說「好不好」三個字比如,部分大人在孩子面前過於「謙卑」,常會反覆問孩子「好不好」「行不行」。
如:「我們現在出門好不好?」「你自己吃飯行不行?」。
多數情況下,孩子都會回答「不好」「不行」。
這等於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了頂嘴機會。
事實上,6歲以前的孩子喜歡有力量的父母。
這裡的「有力量」指的是:他們會給孩子設定基本的規矩,小事多允許孩子嘗試,家裡主要的事情一定是父母說了算,面對孩子的鬧騰他們不慌亂、穩得住,這樣的父母,反而更能給孩子安全感。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