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這兩年,「安全感」這個詞提到很多,有很多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安全感不足,影響性格成長。
那麼,安全感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安全感是人的一種心理表現,指人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它能滿足一個人現在和將來各種需要的感覺,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制感。
1/6

這麼專業的術語,我們來解釋一下,安全感也叫做「安全型依戀」。
就好像小朋友和媽媽在一起,內向就是安定的,他心情愉快,也大膽地去嘗試學習各種技能。
但是,當孩子離開媽媽,都會有焦慮的情緒產生,有的孩子就可以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相信自己一個人是可以的,也有的孩子會一直處在恐慌當中,這就是兩者之間安全感的差距造成的區別。⊙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安全感是一個孩子麵對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氣,是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的底氣,安全感十足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往往包含著很多優秀的品質,比如堅強、勇敢、自信、陽光……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們大多都有這樣的表現:過度怯懦,非常黏人,不願意自己解決任何問題,總是想要依賴他人的幫助,從來不敢主動參與競爭,當經歷失敗的時候,心理上不能承受。
既然安全感對孩子如此重要,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在以下比較關鍵的時刻,父母要注意對孩子的引導。1.孩子特別黏人的時候,媽媽不要立刻把孩子推開。
我女兒小時候就特別黏人,有時候也確實是讓媽媽沒有時間做任何事情,但是,我知道這時候並不適合立刻推開孩子,只要是時間允許,我總是最大限度滿足孩子的願望。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