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低聲說話,才能養出真正聽話的寶寶

面對孩子哭鬧,大吼大叫成了很多父母最得心應手的管教方式。
可殊不知,我們大吼大叫的樣子,在孩子眼中有多麼可怕,就像《超級演說家》中賴佩霞說的:「你滿嘴都是愛,卻面目猙獰」。
所以愛孩子,父母就需要和風細雨地低聲跟孩子說話。
那麼,怎樣成為會低聲說話的好父母呢?

一、觀念正確,低聲說話不是軟弱無能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親子之間難免會出現矛盾和著急的時候,這時父母會本能的應對,不自覺的提高聲調,沖著孩子吼叫起來。
也許說者無心,但是聽者有意。
著名心理學家默娜·舒爾認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經常性地大聲吼叫,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
這一點確實和很多過來人的育兒觀點大同小異,他們認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你怎麼對待孩子,孩子就怎麼對待你,也學著你的樣子去對待別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