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考試沒考好站在你的角度來看,原因也如上面所說,孩子笨、學習不認真、其他孩子更優秀......但是站在孩子角度來看,可能就是考題太深、身體不適、錯判誤判......所以說,讓你陷入內耗的,並非是你想得太多,而是想得太少,忽略了很多可能性。
如果恰恰結果就是當事人的角度的原因,你是不是就白白消耗自己了?

02換位思考,避免陷入內耗一個人的慣性思維,是根據自己長期實踐后形成的一種習慣,很難去改變。
所以樂觀的人常常把結局往好的方向想,而悲觀的人往往做著最壞的打算。
如果想要不陷入內耗,更加理性的對待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跳出自己的身份立場,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
一來可以更大程度的還原事實,二來可以對事情發生的原因分析的更加全面。
就像我家孩子上幼兒園時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拼音「b、p、d、q」分不清楚。
開始的時候找不到原因,以為孩子記憶力差的問題,教了好多遍都記不住。
直到後來才發現,原來以前我教她的時候,她總是在我的對面看書本內容,等我試著把書倒著看的時候,可不就是與正確寫法恰恰相反了嘛。
所以說,找到問題的原因最重要,千萬不要自己去臆想原因。
而找到具體原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可能馬上就瞭然於心了。03提高認知,拓展分析能力莊子言:夏蟲不可語於冰,篤於時也;井蛙不可語於海,拘於虛也;曲士不可語於道,束於教也。
大致意思是說:不可能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冰凍的事,是因為它們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和井裡的青蛙談論大海的事,是因為它們受到生活空間的拘限;不可能和鄉下的書生談論大道,是因為他們受教養的束縛。
究其根本,其實就在於認知的淺薄。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貴人相助。
提高認知最快的方法就是像有智慧的人學習,其次是自己去經歷,最後是多讀書。
如果沒有貴人相助,就繼續去經歷吧,歲月會給你啟發;如果覺得時間太長,就去多讀書吧,在他人的經歷中,你也會獲得成長。
當你的認知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內耗對於你來說,就變得越來越渺小,甚至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