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則新聞上了熱搜:孩子區間車上吵鬧不止,乘客提醒被家長懟:「法律沒規定不讓喊。
」 小孩因在區間車上一直大聲吵鬧,被其他乘客勸說制止,隨後遭孩子家長懟:「我的孩子我管不好,我說了多少遍小點聲,他不聽,我控制不了他!」 許多家長都有類似這樣一個煩惱: 同樣的話對孩子講了很多遍,可孩子只當耳旁風,犯過的錯誤照樣會犯,不好的行為依然「屢教不改」。
比如讓孩子去洗澡睡覺,喊了幾遍他都充耳不聞,只顧玩自己的; 孩子玩完玩具之後,說了無數次,還是不會收拾; 放學催他趕緊寫作業,不慌不忙,磨磨蹭蹭,絲毫不把家長的話當回事…… 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氣得牙癢癢,卻又束手無策,最後只能通過發火,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家長無奈地說:「我也不想吼孩子,可好好說他根本聽不見!」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討論「耳旁風」這個問題,如果你家裡也有這樣的情況,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對照。
1能力問題:孩子聽覺注意力沒培養好 聽覺注意能力弱的孩子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眼神「飄離」,家長說的話通常就跟「耳旁風」似的,有時候看似在認真聽,其實眼神呆滯,邊聽邊想別的事情。
這類孩子對外界的聲音刺激不夠敏感,容易跑神、發獃。
在學校也難以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老師剛布置了課後任務,其他孩子都能專心聽,他得問別人:「老師剛剛說什麼?」 孩子在學校中,傾聽是一項做得最多的事情。
一般的學生在一天當中,大約50%的時間用於傾聽,如果一個孩子聽覺注意能力發展不好的話,聽課效率必定低下,學業必定不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