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富養」 ,是用心,用智慧,用愛,讓每個孩子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不顧孩子的心理需求,一味地追求物質上的窮養或是富養,最終只會養成一個嬌氣的女孩以及一個自卑敏感的男孩。
知乎上有一個關於 「孩子應該窮養還是富養」 的提問,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父母對貧窮的信仰堅定不移。
他們深信貧窮能夠讓孩子學會吃苦,知道賺錢不易,然而他們只是把自己的孩子養成了一個自卑,敏感又不善交際的屌絲。
現在很多父母一味地強調以物質的匱乏來「窮養」孩子只是適得其反而已。
關於「窮養」有位網友講述了自己前男友的故事。
他出生小康家庭,但被父母「窮養」長大。
同女朋友一起出去吃飯,因為女朋友點了25塊錢一盤的茄子,吃飯全程罵罵咧咧。
並告訴女朋友,飯貴了不吃就是他家的家風。
「窮養」並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節約,這樣只能養出一個斤斤計較的孩子。
「窮養」與「富養」也不能簡單地用金錢來定義,真正的「富養」不是提供給孩子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是富養孩子的心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