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聽過一句話,幸福的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療愈。
那時候不明白,所謂「幸福的童年」,是怎麼定義的呢?
後來看了不少育兒書才發現,一個孩子在童年時期要幸福,其實很簡單,就是與父母,尤其是媽媽,建立緊密的聯結,有健康的依戀關係。
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不管是遇到困難還是面臨挫折,都會有由依戀延伸出來的勇氣,積極而勇敢地去面對。
當然,我們所說的「母親」,並不單只說「媽媽」這個人,它更多的是指主要養育孩子的那個人。
1/8

一:魔法歲月中的「依戀」《魔法歲月》一書,將0-6歲這一階段,比喻成是孩子在魔法世界裡的一段冒險經歷。
可不是嘛,當孩子還是個小嬰兒時,只要嘴巴一張、嗓子一嚎,那個叫「媽媽」的小仙女就會過來好吃好喝地伺候著。「媽媽」這個詞,大概是最簡單卻又最有效的咒語了。
但隨著慢慢長大,孩子會發現,魔法世界裡,不只有仙女,還有「格格巫」。
陌生的魔法世界、強大且難以分清是敵是友的「巨人」、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叢林危險,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到恐懼。
而他所知的咒語又有限,甚至只對「媽媽」起作用。
於是,媽媽,便成了孩子需要緊緊抓住的依靠。
而媽媽,也成了孩子所有安全感的來源。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