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這4句話不離口,孩子容易變得膽小怯懦,尤其第四句要少說

去朋友家,見到他7歲大的兒子。
孩子看見不大熟的人,就跟老鼠見到貓一樣,躲在房間內不出來。
吃飯的時候,孩子也是怯生生的,筷子只伸到附近的碗里,不敢伸到遠處夾菜。
想吃什麼,也只小聲地跟媽媽說,讓媽媽幫他夾。
朋友看到孩子這副模樣,氣不打一出來,整個吃飯期間都一直在說,在自己家裡怕什麼?

就你這樣子,真是太丟人了!你能不能出息點,抬頭挺胸,這窩囊樣,丟不丟臉?

被這麼一訓斥,孩子更加不敢動了,頭埋得更低,匆匆扒拉了幾口飯就不吃了。
朋友說,他為這件事愁壞了。
孩子總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樣,看見不大熟的人就緊張害怕,也不敢說話。
爸媽都開朗外向,為啥孩子性格卻膽小如鼠呢?

看朋友和孩子的互動模式,我想告訴他,娃膽小,可能和他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1/8
家長這4句話不離口,孩子容易變得膽小怯懦,尤其第四句要少說

一:這4句話要少說兒童行為心理學有提到,孩子的性格,一部分受先天的影響,但也有很大程度,會由父母的養育方式決定。

比如家長這4句話不離口,孩子很容易變得膽小怯懦,尤其第4句要少說。①「再這樣,我不要你了」朋友對孩子的口頭禪,幾乎就是這句「我不要你了」。

孩子看見生人想躲,朋友逼著他叫人,不叫便威脅,再這樣,你出去,我不要你了。

孩子一聽,眼裡含著淚水,硬著頭皮叫人。

孩子若鬧騰,朋友張口就是,你再這樣,我不要你了啊。

一聽到這話,孩子立馬乖乖聽話。

這話聽多了,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執拗,也不敢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慢慢地,孩子的膽子越變越小,遇到什麼事也不敢動,生怕爸爸媽媽說不要他。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