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低聲」的時候,孩子更願意聽

1「快點走啊!擋住人了,你沒長眼睛嗎!」電梯剛打開的時候,一個男孩推著腳踏車出來。
因為車尾朝外,而他還是有點不熟練,慢慢挪著。
爸爸已經有點不耐煩地大聲斥責他了。
孩子漲紅著臉,趕緊推著。
「說了多少遍了,要你不要這個點推著車出門,人這麼多,就是不長耳朵。
」爸爸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孩子快一點,而且可以換個時間,不要干擾到其他的鄰居。
但爸爸用兇巴巴的語氣吼向孩子的時候,原本的好意,在孩子的心裡應該也大打折扣了。
我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情景。
早上催著孩子刷牙洗臉,當孩子磨蹭時,就會立馬吼幾句。
催孩子寫作業,總是吼著,「你怎麼就這腦子啊!」「還要我講多少遍,你才記得住!」情緒上來的時候,往往整個屋子都是憤怒的迴音環繞。
2若是愛孩子,先從控制音量開始!跟大聲吼叫相比,孩子更喜歡大人用低的聲調溝通。
有很多父母判斷一個老師能不能管好班級,就看那個老師的聲調大不大,夠不夠兇?

這樣孩子才會聽話。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