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鄭淵潔說:「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成長和自我完善。
」
為人父母是一件極其考驗智慧的事情,它並不是每個人自然而然都會的事情,需要不斷地學習。
很多父母由於沒有經驗都只能在摸索中前進。
這一過程中,我們和孩子一樣都會犯錯。
犯錯並不可怕,甚至很正常,重要的是父母們應該及時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不要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一套壓制孩子,最終導致孩子走向反方向。

尤其是以下三件事,父母操心得越少,孩子成長得越健康。
一、孩子的隱私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有父母會有這樣的說辭「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有什麼是我不能知道的。」
還有不少父母喜歡翻看孩子的日記、書包、房間,他們希望知道孩子身上的一切事情。
但其實越是這樣,孩子越不願意將自己的心事告訴父母,越封閉自己並推開父母。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進入青春期越來越叛逆,不服管教。
孩子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產生了巨大的改變有了自己的主觀想法,和父母意見相左是很正常的境況。
但如果父母有耐心、懂得放手,且前期和孩子有非常良性的相處基礎,叛逆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孩子的很多叛逆其實只是為了對抗父母。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作「心理邊界(Psychological boundary)」,任何人之間都需要心理邊界,沒有邊界的關系早晚會走向毀滅。
即便孩子是你生的,你和孩子終究也還是兩個個體,不可能合二為一,所以為人父母你必須要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
他不願意告訴你的事情就不要強行了解,如果你不相信孩子,孩子也不會相信你,等到真的有什麼重大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孩子反而不敢向你求救。
孩子的心思其實非常敏感,相信、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會覺得父母可靠,反之,則相反。Heim g. ginot說:「十幾歲的孩子對不請自來的關注和建議感到憤怒。」
所以父母們請有邊界的愛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