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時睡眠論」是錯的?65歲以後,每天睡多長時間好?

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在悄悄侵蝕著睡眠質量。
抽煙、喝酒、運動量不足,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細節,卻可能成為睡眠的 「絆腳石」。
一位老人習慣在睡前抽上一支煙,或是喝上一杯酒,尼古丁和酒精的刺激,讓大腦始終處於興奮狀態,難以平靜下來。
而運動量不足,使得身體的能量無法得到有效釋放,也會影響睡眠的質量。

睡眠質量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多項研究如同一條條線索,揭示了睡眠時間長短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甚至癌症發生的關聯。
著名期刊《Plos medicine》上刊登的一篇來自倫敦大學的 Se´verine Sabia 以及多個研究機構學者聯合發布的調查,就像一場跨越時空的追蹤。
研究人員記錄了 10308 名參與者在長達 25 年時間裡,不同年齡節點的睡眠時間,發現睡眠時間短與多病風險增加有關。

5/12
「8小時睡眠論」是錯的?65歲以後,每天睡多長時間好?

所謂的多病症,就是同時出現兩種以上的慢性病。

在這漫長的 25 年裡,睡眠時長≤5 小時的人與睡眠時間 7 個小時以上的人相比,在 50、60 和 70 歲時,多病風險分別增加 30%、32% 和 40%。

這意味著,睡眠不足就像一把雙刃劍,不僅影響當下的生活質量,還可能為未來的健康埋下隱患。
但睡眠並非越多越好。

樣本中 60 和 70 歲的老人,雖然睡眠時間≥9 小時,但多病症風險依然分別增加 54% 和 51%。

數據顯示,睡眠時間保持 7 小時,多病症風險最低。

這彷彿在告訴我們,睡眠就像一場恰到好處的旅程,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只有找到那個平衡點,才能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