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當了一星期「啞巴」后,突然悟懂:和孩子溝通需要智慧和技巧

舉個例子
當孩子到學校上課,你突然接到電話,孩子告訴你:「媽媽,我不小心把語文書落在家裡了」
如果你當場責備:「你看看你,整天丟三落四的,每天寫完作業要整理書包,我不知道提醒過你多少次,你怎麼就是記不住,都不帶腦子出門的嗎」
孩子就會因為這句話而關上心門,為了避免被批評指責,往後不管遇到大小事都不敢求助,更不會跟父母透露半個字
可如果我們對孩子說:「沒關係,媽媽也會經常忘記什麼,我現在就回家給你拿語文書,然後送到學校,可你下次一定要記住了,每天作業寫完了就要檢查一下書包,不要把書落在家裡了」
孩子聽完這些話,心裏面就會感到鬆弛,也會很愉快地回答一個「嗯」字
這就是所謂的鬆弛感,能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安全感,也能讓親子溝通變得更愉悅順暢一些

9/11
自從當了一星期「啞巴」后,突然悟懂:和孩子溝通需要智慧和技巧

05
認可式溝通
可以贏得孩子信任、更好地走近你
在育兒領域深耕多年,我發現很多與父母決裂,長大后自卑又婚姻不幸的人,多數都有一個共同點:從來都沒有被父母認可過
事實上,這些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承載著一些極為苛責的審視,他們渴望被認可,也渴望被人所看到
而父母的鼓勵和肯定,也會成為治癒、和成長路上最大的養料,更是修復或增強親子關係的靈丹妙藥
蘭媽小女兒,就是一個有些內斂、還容易害羞的性格
讀一年級的第一個星期,她回家告訴我:「媽媽,我想競選班長」
這句話剛說出口,一旁的姐姐就開口調侃說:「就你,能行嗎?

平時在家裡連一句話都不敢說,還妄想競選班幹部」
一番話結束,我明顯看到小傢伙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