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教育好孩子的頂級思維:懂孩子,比愛孩子更重要

還認識一個朋友,他的情況恰恰相反
在家裡,他可以沒大沒小地喊父親為「小老頭」,父親從不生氣,聽到后還哈哈大笑地說「我是大老頭,你就是小老頭」
生活方面也是如此,不管是大事小事的決定,都會以家庭會議的方式讓每個人都參與,然後投票表決最終的結果
在朋友眼裡,他認為父親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慈父,是哥們兒、還是朋友
成長過程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他也會拿回家和父親屈膝長談
最嚴重的一次,他和同學在學校打架,還打得頭破血流,父親也只是把他喊到茶室,喝了杯茶的功夫了解情況,然後就學會了怎麼去解決矛盾
在這種沒有威嚴、也沒有批評打擊的成長環境下,朋友一直沒有長歪,甚至連頂嘴的叛逆期都沒有
用他的話來說,家是讓他能放鬆放心的地方,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回到家就能感受到踏實
很顯然,這就是信任的力量
等到蘭媽自己身在其中,慢慢掌握更多育兒經驗后才發現: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叛逆期、青春期,這隻不過是孩子在「選擇做他們自己」罷了
特別是孩子生活、學習還有社交方面的問題,每一次頂嘴都無外乎是在發表自己的意見,成長也是一個逐漸剝離母體的過程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理解並尊重,那孩子在自我成長中就會更加自信、情緒也會豐盈而穩定那麼,關於教育好孩子的頂級思維就是懂孩子、比愛孩子更重要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