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上進心爆棚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03
把每天目標降低
讓孩子努力后就能看到希望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長大越叛逆?

學習上也是越學越消極呢
很多人都說:「學習就是這樣的,學多了就會疲憊,學多了就會枯燥,學多了也會遇到很多挫折和難題,等到這些自信心都消磨沒了,對學習自然就只剩下排斥和痛苦的負面記憶」
看得出,學習是在於感受和體驗的孕育結果
我們想要改變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那家長就一定要先改變自己對孩子的觀點與看法
舉個例子:
有個男孩,平時一到吃飯的時候就喜歡把碗里的飯菜往外面丟,爸爸媽媽在一邊苦口婆心勸說、講大道理,引導孩子不要浪費,可孩子就是聽不進去,浪費糧食的行為依然沒有改變
再後來,聰明的爺爺想了一個辦法
當男孩再次把不喜歡吃的青菜,都挑出來丟在桌子上時,爺爺雖然一聲不吭,但卻眼神暗示旁邊的爸爸
爸爸似乎讀懂了,默契地從碗里挑出青菜丟在桌子上,還吐槽說「青菜太難吃了」
另一邊的爺爺看到后立馬變臉,然後對爸爸命令說「撿起來」,爸爸一瞅見爺爺的臉色,趕緊把桌子上的青菜夾起來喂進嘴裡
小男孩在旁邊看得目瞪口呆,爸爸卻只是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看了看他
等到後來再吃西瓜的時候,孩子一如既往地啃一口就想丟掉,爸爸卻眼疾手快地接過西瓜繼續啃起來
看著爸爸吃的狼吞虎咽,津津有味的模樣,兒子始終是沒有忍住,也加入了一起啃大西瓜的熱鬧場面

7/10
主動學習、上進心爆棚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這就是家長以身作則的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也是一樣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時,不妨試著把每天的目標再「降一降」,降到孩子稍微一努力就能看到進步的目標
而這種小目標、低成本的微量行為,看起來進步的效果沒有那麼驚艷,可在自我信心提升的情況下,就可以極大地提高孩子想要控制結果的決心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