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上進心爆棚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04
學習要一門門抓
先掌握基礎再大量練習做題
學習就像是小嬰兒學走路一樣,只有先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在後來的行走奔跑中做到腳踏實地
學習如行走,我們在看待孩子的學習問題時也需要帶著如此觀點
記得還有這樣一位媽媽,她對自己兒子一向特別嚴厲
本以為嚴師出高徒、嚴母出孝子
可結果呢,不管她怎麼教育、如何引導,兒子就是故意跟他對著干

9/10
主動學習、上進心爆棚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有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要求帶大米、花生、核桃、饅頭、還有一張A4紙做實驗
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小迷糊,媽媽特意在前一天晚上都準備好了,結果兒子還是把A4紙給落下來
當兒子給她打電話告訴這件事情時,她本身也特別生氣,還賭氣說:「反正我是給你準備好了,你現在自己忘記拿了,那就自己想辦法吧」
兒子繼續懇求說「媽媽,你幫我送一下吧」
媽媽嘴上說「不送,你自己看著辦」,但掛斷電話后還是連走帶跑地往學校趕
而在趕往學校的路上,媽媽剛開始的怒氣也被冷風慢慢吹散了,她想了想,又開始心疼起兒子,一想起全班可能就他一個人忘記帶A4紙,肯定會被老師批評、也會覺得尷尬和委屈就會覺得愧疚
於是,再次見到兒子后她沒有批評、也沒有說教,而是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然後說了一句「給,小迷糊,下一次可不要再忘記了哦,如果因為疏忽大意而錯過了這次課堂上的實驗,那該多可惜呀」
也就是那一次,兒子身上的迷糊勁兒竟然出奇地消失了,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後主動按照課程表裝書,又一遍確認有沒有忘記什麼東西
這是什麼?

這其實就是教育里的先有好的關係建立,才能讓教育后得到真正發揮
提升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是如此,我們在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心態時,也必須要讓孩子細嚼慢咽才能消化得好
特別是孩子存在偏科、或者基礎知識不牢固的情況,成績一定要一門門地抓,沒學好的知識需要從課本知識先抓起,當孩子把當天知識點消化之後再去做練習題,才能讓孩子更輕鬆自如地應對每一道練習題那麼,關於主動學習、上進心爆棚的孩子都是怎麼養成的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