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孩子吵架能吵贏的方法,記住:把「我」改成「你」就行了

與此同時,我也意識到,女兒能把這些話模仿得維妙維肖,又何嘗不是她在學校所經歷的真實情景呢
所以,對於孩子身上每一份不願意說出口的情緒,家長都無須感到暴躁、委屈,因為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不是孩子的錯,錯就錯在我們不夠了解孩子、沒有取得孩子願意分享的信任感
而透過這件事,我們去看待孩子受欺負時有沒有吵架的膽量與勇氣,也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想更直觀地了解孩子,那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跟孩子還原場景
特別是在對話、和鬥嘴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允許孩子自由發揮、敢說敢言,這種「開口言」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地鍛煉孩子的外在氣場

5/8
分享一個孩子吵架能吵贏的方法,記住:把「我」改成「你」就行了

03
第三:
每天睡前至少和孩子聊天十分鐘
聽過這樣一句話蠻有感觸:「你應該慶幸孩子敢跟你頂嘴,因為孩子頂嘴的底氣,是來自他確定了你的愛」
確實如此,孩子敢不敢暢所欲言,有沒有暢所欲言的勇氣都是來自父母愛他們的底氣
一旦孩子感受不到愛,他們自然就會變得唯唯諾諾、膽小害怕
有個朋友,從小就是家管嚴
父親是出了名的壞脾氣,母親雖然沒有父親那樣的壞脾氣,但每一次的沉默旁觀又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呢
印象最深的一次,朋友遭受到校霸凌,她被幾個高年齡的大哥哥大姐姐勒索零花錢,還威脅她「如果第二天不帶錢去學校,就把她揍得鼻青臉腫」
朋友害怕極了,就偷偷把父親存錢罐里積攢的很多一元硬幣帶去了學校
剛開始的時候,朋友覺得父親的存錢罐里有那麼多硬幣,偷偷拿幾個根本就發現不了
可沒想到,那些霸凌的高年齡孩子根本就滿足不了,看到朋友乖乖往學校拿錢后,有了第一、第二次就有了第三、第四次
直到父親發現存錢罐里的硬幣少了很多,想都沒想直接懷疑到朋友頭上,並且連緣由都不問一下就給了一頓暴打
那一次,朋友哭得撕心裂肺,她跟母親求助說「我不是故意要拿的,是學校那些人逼我拿的,如果我不拿他們就要打我,我害怕…所以才會那麼做的」
母親聽完這些冷漠地轉過頭,然後說「那還不是你太懦弱了,如果你真的不拿錢去學校,看他們敢不敢揍你,就是故意嚇唬你」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