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媽媽突然「不管孩子」,這可不是不負責,而是活通透了

有一次,還是她主動給我說起這件事,了解事情經過後,我告訴她:
「有沒有可能是我們一開始就沒有弄清楚輔導作業的底層邏輯呢?

如果孩子一開始寫作業就需要我們催一下才動一下,那對孩子而言,寫作業這件事就是給家長寫的,他們叛逆是因為不服管教,他們拖延磨蹭也是覺得寫作業壓根就不是他們自己的事」
看吧,學習學的是態度、是耐心、還有好的方法,如果孩子一開始就把學習當成「給爸爸媽媽學」的態度去看待,那學習大概也就止步於此了
心態不掰回來,說再多的大道理不過是浪費口舍,動再多的粗也不過是傷孩傷已
記得蘭媽之前在一篇文章里,就提到了單親媽媽表姐找到人生另一半的事情,這個表姐夫呀,就是傳說中學霸背後的優秀家長
聽表姐說,姐夫的手機里從來沒有下載過娛樂性軟體,但凡是看到他把手機拿到手上,那不是工作,就是為了聯繫
至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根本就不需要操心什麼,從來不會站在旁邊盯著,基本上都是孩子遇到不會的題找他了,他才會坐在旁邊輔導一下
剛開始的時候很好奇,我問他:「你就不怕孩子在一邊偷懶,不好好寫作業,然後老師第二天在學校點名嗎」

5/9
如果一個媽媽突然「不管孩子」,這可不是不負責,而是活通透了

姐夫告訴我: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寫作業的後果也應該由他自己承擔,即便是老師第二天打電話過來,我的態度也是該怎麼懲罰怎麼懲罰,如果孩子連這點挫折和承擔的勇氣都沒有,那將來到了社會上也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
是呀,學習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更應該成為孩子需要承擔的責任
如果你發現孩子的學習是越催越懶、越催越煩,那就不要再催了
試著給孩子一個單獨的空間,然後再定上鬧鐘,告訴孩子:「鬧鐘一響,就要收拾好書包準備睡覺,哪怕作業沒寫完,也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第二天去學校跟老師交待」
如此循環往複幾次,你會發現孩子「不催」反而對學習更加上進了
這就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態度意識
放棄手把手教學輔導,這不是甩鍋不負責,也不是看不到希望的放棄,而是通過孩子的自我態度建立,來撐起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片天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