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飯霸」孩子,都有自己的自主權為什麼,面對心悅和爺爺,孩子差別那麼大呢?
這其實是因為——心悅的控制和爺爺的鬆弛,背後有著不同的深層動機。
在心悅的家庭里,「吃」是母親與孩子權力斗爭的焦點。
心悅自己就很挑食,小時候她的父母不準她吃很多東西,用禁令壓迫她,讓她深感挫敗。
幼年的她,感到自己在父母面前沒有一丁點權力。
長大后,為了補償沒有權力的自己,她要在親子關系裡占據權力高位,通過指揮孩子吃什麼、不吃什麼來獲得控制感。
她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在無意識地「發號施令」;她之所以貫徹控制態度,也是為了左右吃飯的主導權。
而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想控制自己,還是真的關心自己,他其實都能感覺到。

因為孩子培養健康獨立人格的過程,需要依靠一定的吃飯主導權來完成。
比如:能夠決定自己下一口吃什麼;能決定吃飯速度;能決定吃飯時候的姿勢……孩子對吃飯有一定掌控感,意識到父母雖然愛操心,但不阻礙自己形成獨立人格,就會願意配合父母。
孩子對吃飯沒有掌控感,父母的權力願望,和孩子的獨立願望產生沖突時,就會變成「你讓我吃,我偏不吃」、「你不讓我吃,我偏要吃」。
這是孩子在用和父母對著乾的方式,來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而在爺爺面前,「吃不吃」不是權力斗爭的重點。
爺爺尊重小淼的吃飯方式,沒有在餐桌上掀起權力斗爭,只傳達了一種願望:「我相信你餓的時候,自己會知道吃的」。
這意味著:小淼的獨立性,沒有在吃飯這件事上被爺爺撼動。
小淼有權力決定自己吃什麼、不吃什麼、怎麼吃,哪怕挑食也不會被捲入權力斗爭。
他的內心就會油然感到:跟爺爺一起吃飯,我很舒服。
在這種感受的前提下,當爺爺表達一定程度的管控:炒蛋要吃干凈、吃完飯要自己洗碗……小淼知道這些管控不是為了滿足爺爺的權力需要,而是為了教他怎麼更好地吃飯。
才會願意聽進心裡,並從「好好吃飯」這件事上獲得滿足。
小編推薦
More +-
把丈夫當親子!58歲阿姨「嫁32歲流浪漢」每天伺候洗澡洗腳 3個月後「丈夫變心」她的反應令人震驚
-
結婚2年沒小孩!小姑以為我不孕「突抱來一男嬰」求我撫養,哭說她識人不清,扶養後老公將孩子視如己出,我心存疑慮「偷偷做了親子鑒定」,心碎拿著結果去質問全家人…
-
兒子長的太像陳冠希,謝霆鋒親自去做親子鑒定,結果出來張柏芝愣了
-
結婚2年沒小孩!小姑以為我不孕「突抱來一男嬰」求我撫養,哭說她識人不清,扶養後老公將孩子視如己出,我心存疑慮「偷偷做了親子鑒定」,心碎拿著結果去質問全家人…
-
結婚2年沒小孩!小姑以為我不孕「突抱來一男嬰」求我撫養,哭說她識人不清,扶養後老公將孩子視如己出,我心存疑慮「偷偷做了親子鑒定」,心碎拿著結果質問全家人.
-
我爸很花心,多年來外遇媽媽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近他帶著小三上門「正式跟媽媽鬧離婚」! 我笑笑「拿出一份親子鑑定」:爸,這是我送你的離婚禮物…